document.write('
')
無論糖尿病患者還是處于糖尿病前期的人們,都將面臨一個嚴重的問題:那就是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。國際上公認的與糖尿病相關的嚴重并發癥,主要有5種:下肢截肢、終末期腎病、急性心肌梗死、腦卒中和高血糖危象。這些并發癥的發生,都與糖尿病患者的大小血管病變有關,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。血糖升高了,并不會產生任何不適癥狀;糖尿病并發癥的危害,往往也需要十年甚至數十年后才會顯現,因此很多糖尿病并發癥都是被“耽誤”出來的。
有沒有一些明確的早期信號,能夠提醒大家盡快開始預防糖尿病并發癥呢?我們不難發現,網絡上這樣的信息還是很多的,比如:視力開始模糊了(糖尿病視網膜病變),小便出現了泡沫(糖尿病腎?。?,手足冰涼、發麻和感覺異常了(末端神經血管病變),胸悶與呼吸困難了(冠狀動脈粥樣硬化)等。事實上,如果這些癥狀是糖尿病并發癥引起的,往往預示著病情已經不是早期階段了,很多病變已經到了不可逆的階段。
一系列的研究顯示,糖尿病并發癥往往出現在血糖異常后的5-10年,這段時間內患者大都感覺不到任何異常的癥狀出現。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,不少專家指出:糖尿病患者如果頻繁出現上消化道的不適癥狀,很可能是糖尿病開始引起神經血管性病變的早期信號;在這些消化道癥狀中,惡心嘔吐又是最常見的。究其原因,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1、糖尿病不僅會引起高血糖,還會引起階段性的低血糖,引發乏力、虛汗、面色蒼白、惡心嘔吐癥狀;
2、由于降糖治療不充分,導致不同程度的酮癥酸中毒,胃黏膜在受到這些毒性代謝物的刺激后會出現食欲不振、惡心、干嘔的癥狀;
3、由于糖尿病對腎功能的影響,導致血中尿素氮濃度升高,也會刺激胃黏膜出現惡心嘔吐癥狀;
4、糖尿病引起的自主神經系統紊亂,也會累及消化道的植物神經系統,造成胃輕癱的發生,引發惡心嘔吐癥狀等。
總而言之,糖尿病引起的代謝性紊亂和植物性神經功能的紊亂,都會引起胃腸道的反射性反應。由于我們的身體對胃腸道的反應大都比較敏感,會較早地表現出某些不適的癥狀,特別是惡心、嘔吐反應。正因為這個原因,我們可以將這些胃腸道癥狀看作糖尿病并發癥到來的早期信號。糖尿病患者如果經常出現這些癥狀,千萬不可麻痹大意,盡快到醫院做個全面檢查,才是預防糖尿病并發癥的正確方法。
特別聲明: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,不代表新浪網觀點或立場。如有關于作品內容、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新浪網聯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