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ocument.write('
')從2020年開始,冠脈支架、封堵器、除顫器紛紛開啟全國性帶量采購,起搏器、球囊、電生理等耗材省級區域及以上采購試點方案不斷出臺,常態化集采無疑對心血管行業造成了巨大的沖擊。面對政策壓力的和逐漸成熟的市場,心血管賽道還有多少價值?未來將會如何發展?賽道內企業要怎樣應對風險?是大家最為關注的問題。為了弄清心血管行業未來該如何破局,蛋殼研究院調研了多家心血管相關企業,結合研究院過往的研究內容,制作了本次報告,試圖從行業現狀、行業價值、未來趨勢三大維度解析新局勢下的心血管行業。
我們認為:
1、 心血管行業市場廣闊且呈增長趨勢,技術迭代快速,一級市場持續看好,賽道價值仍在。
2、集采雖然壓縮企業利潤,但并未擊穿出廠價,帶量的同時省去銷售費用,中長期來看,有利于龍頭企業的發展。
3、未來重點聚焦瓣膜和心衰管理領域,三尖瓣、人工輔助心臟最具看點。
4、技術升級、多元創新是破局關鍵??晌罩Ъ?、沖擊波球囊技術、反流TAVR瓣膜、可降解封堵器、無導線起搏器、PFA消融系統、VAD、心房分流器等創新技術值得關注。
?行業現狀:集采之下,
心血管行業已逐漸走向成熟
集采常態化:冠脈率先全面集采,其他領域也開啟地方性集采
根據蛋殼研究院整理的集采信息可知,除支架、封堵器、除顫器已被納入國家集采名單外,起搏器、球囊、電生理等領域也已開啟了地方性集采,平均產品價格降幅高達50%至90%,未來或將實現心血管耗材全面集采。
心血管耗材集采信息統計
資料來源:蛋殼研究院根據公開資料整理
國產替代加速:技術不斷突破,市場占有率提高
國內廠商已在多個領域打破進口壟斷,市場占有率逐漸提高,尤其是冠脈支架和球囊行業,國產化率高達80%和40%。除了受集采政策的推動影響,更重要的是,國內外技術端的差距已逐漸縮小。
玩家格局逐漸清晰:從百家爭鳴到龍頭初顯
國內已涌現一批龍頭企業,隨著樂普、微創、先健、沛嘉等公司陸續上市,心血管領域已有十余家上市公司,資金持續向頭部企業聚集,國內心血管領域已從之前的百家爭鳴進入新的競爭格局。從上市情況來看,樂普、微創巨頭地位依然無法撼動。
國內十大心血管上市公司市值(截至2022年6月10日)
資料來源:蛋殼研究院根據公開數據整理
? ?行業價值:價值依在,
未來瓣膜、心衰管理最具看點
價值分析:行業天花板高,一級市場持續看好
患者診療需求剛性,并持續擴大,市場廣闊。患者群體基數大且死亡率高,據統計,國內心血管現有患者人數高達3.3億。同時,國民生活方式的變化、人口老齡化的加速,不健康的生活作息加劇了心血管發病率,心血管患者數量逐年增加,并呈現年輕化趨勢。未來,心血管高值耗材市場規模將保持16%以上年復合增長速度。
臨床需求仍然存在,技術持續迭代。從技術端來講,瓣膜、心衰等領域技術尚不成熟,冠脈、起搏器等相對成熟的領域臨床需求未完全滿足,產品仍在不斷優化。以冠脈為例,鈣化問題依舊突出,常見鈣化旋磨裝置操作難度大,使用率小于1%。
從資本端來看,一級市場持續看好心血管賽道。根據蛋殼研究院不完全統計,2021年至2022年5月,心血管行業共發生38例融資事件,總融資金額高達百億元,賽道熱度仍然很高。
心血管一級市場融資情況(2021年至2022年5月)
重點關注方向:二、三尖瓣最具看點,心衰管理長期看好
瓣膜行業價值突出,三尖瓣領域或能彎道超車。瓣膜目前市場占比較小,但發展快速。根據蛋殼研究院整理數據,我國瓣膜年復合增長率高達33%,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將超過50億元,增量空間非??捎^。同時,瓣膜是心血管行業少數還未集采的領域,并且中短期內很難實現集采。參照冠脈支架集采時的情況,國內每年支架使用量超130萬個,國產化率高達80%以上。而瓣膜領域國產化率低,并且技術壁壘極高,仍存在技術空白,過早集采將造成國內價格內卷嚴重,嚴重打擊企業自主研發創新能力。
中國人工瓣膜行業規模(億元)
數據來源:蛋殼研究院